德国女外长批评总理访华,联合欧洲盟友唱反调,民意站在哪一边?
德国总理舒尔茨访华归来之后,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。对这件事情反应最激烈的人不是拜登,反倒是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·贝尔伯克意见多多。
舒尔茨在访华行程期间,贝尔伯克公开唱反调,在G7集团会议上公开批评舒尔茨的所作所为,其次还批评了中国企业入股汉堡港的事宜。

《法兰克福汇报》评论说,贝尔伯克的行为前所未见、粗鲁、没有纪律。
德国智库专家认为,舒尔茨回国的一件事情,就应该要求这位外交部长辞职。
以我们的角度来看,这件事情非常奇怪,德国的总理访华,外交部长就算打心里不支持,也不应该表达出来。况且, 德国总理访华,德国的商界是非常支持的,一百多家企业的CEO都申请了随总理访华名额,德国外交部作为兼管经济的部门,怎么会公然和自己家的企业唱反调?
贝尔伯克能够出现在德国外交部长这个位置上,是德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,德国政府是多党联合政府,舒尔茨时代的政府由3个政党组成,一个是舒尔茨所在的社民党,另外一个是自民党以及贝尔伯克所在的绿党。

舒尔茨和贝尔伯克是两个政党,这两个人在选举的时候,也是重要对手,所以舒尔茨和贝尔伯克从党派关系上就不对付。但这不是根本原因,舒尔茨和贝尔伯克的分歧是价值观的不同。
贝尔伯克带领的绿党崇尚典型的西方自由主义,德国绿党擅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“全球自由主义的代言人”,如果某个国家或者组织不奉行他们所谓的那一套自由主义价值观,就是不文明落后的体现。叙利亚内战的时候,北约试图在叙利亚推动“民主变革”,绿党就在叙利亚问题上前后奔走,在国际上宣扬自由主义,同时反对其他非西方国家提出的“政治协商”提议。呼吁德国不能和这些国家进行合作。
同时,德国绿党还主张“德国落后论”,在默克尔执政期间,绿党就多次抨击默克尔,认为德国在清洁能源、电动车领域已经落后于中国,即将失去国际竞争力,把德国落后的原因全部归咎于默克尔执政的问题。

这就能看出来,绿党的核心是由价值主义驱动的零和博弈思维,绿党希望德国能够充分利用欧洲内部合作优势,发展经济和新技术,从而在国际上领先,超过中国这样的对手。
但事实上,从这次舒尔茨访华也能看出来,德国商界对贝尔伯克和绿党的主张并不感兴趣,甚至很反感。
德国之所以能够创造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奇迹,所谓的“工匠精神”只是表面。最重要的基础来自于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俄罗斯和东欧稳定持续供给的能源,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东南亚的工业原料。
比如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的巴斯夫化学,巴斯夫化学是需要天然气作为原材料,而不是燃料或者发电燃料。如果没有天然气,巴斯夫的很多生产线就要停工,这些生产线的产品又是很多企业的基础原材料。比如说阿迪达斯的鞋底,拜耳集团的药物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。

同时,亚洲高速的经济增长也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,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,德国大众、宝马、戴姆勒、西门子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,中国在德国工业发展中扮演不可忽略的角色。
当下的情况是,因为俄乌冲突问题,德国奉行北约的政策援助乌克兰,已经难以从俄罗斯获得廉价的能源。德国企业想要继续发展,必须找到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的地方发展,很显然,中国是最合适的对象。

同时舒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在行事就比绿党开明得多,不管价值观是否一致,只要双方有共同利益,就可以进行合作,双方在经济上合作对象,而不是竞争对手。
总的来说,贝尔伯克在公然唱反调,一方面是党派之间的斗争,另一方面就是价值观驱动的零和博弈思维,不过贝尔伯克这种行为终究是徒劳,德国商界也意识到,当下想要发展,想要保持国际竞争力,在中国投资在中国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